爱与陪伴-老人心灵呵护理论与实务手册
发布者:十方缘    查看:8503    日期:2016-03-24 10:06


 

服务学习系列

 

 

 

 

 

 

 

爱与陪伴

——老人心灵呵护理论与实务

李 赞  主编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老人心灵呵护服务培训教材

编写委员会

 

编委会主任:王桂芹 方树功

编委会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方树功 王桂芹 石立军 叶祖禹 吕天赐 刘广君 

刘  丰 刘莲玉 朱鹏程 孙维东 李  赞 杜婉灵 

杨燕绥 陈  辉 郑凌烽 柳  维 施军田 赵  晨 

秦  立 谢慧淦 喜  兵

 

 

 

 

 

 

 

 

 

 

 

 

 

 

 

 

 

 

 

 

 

 

 

 

 

 

 

 

 

 


序一

——自我唤醒的生命实践

刘 丰

 

四年多前,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事业刚起步的时候,我的一位美国记者朋友对我说:“如果不是你亲自告诉我这件事,我绝对不敢相信中国会有一帮这样做事的人。”

十方缘是谁?他们做了什么?

“死亡”这个牵动每一个人内心的词汇,它背后的深邃与广阔、高远与神秘,令每个想起它的人当下升起复杂的思绪。是恐惧,还是坦然;是纠结,还是祥和?因人而异,取决于每个人对生命的诠释。

《道德经》里的“生死”一章开篇两句话:“出生。入死”。什么是“出生”?从娘胎里出来就是出生吗?那“入死”又如何解释呢?入土就是入死吗?“出生”“入死”背后的玄机究竟是什么?

《西藏生死书》对死亡与生命的描述蕴含着怎样丰富而简单的科学原理?“中阴”对应怎样的生命能量状态?生命之光从何而来又去向何处?

生命的根本意义究竟是什么?在不同的认知高度给出的答案是不同的。站在科学逻辑的立场给出怎样的答案?面对生死再一次问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在广义科学构架的时空能量体系中,生命的相对层次取决于能量所在空间的维度。不同维度的生命具有不同的生命状态。二维认知的蚂蚁与三维认知的人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时空障碍。然而,根据能量波的传输特性,宇宙中任一质点都具足宇宙的全部信息及他们的相互关系——宇宙全息律。

因此,一切生命的个体具足全部从“零”维到N维(N趋于无穷大)的宇宙智慧。人在三维空间呈现的生命状态,决定于人的三维认知。生命的根本意义在于提升意识能量的自由度(维度)。这与稻盛和夫对生命意义的阐述高度一致:“生命的意义在于走的时候灵魂的高度比来时高了一点。”生命能量本质的不生不灭构成了多维生命的投影关系。也就是说,低维能量存在状态是高维能量关系的投影。高维能量关系是“缘”,低维能量呈现的是投影像,是“缘起”。从高维投影到低维叫缘起,又叫“出生”,从低维回归高维叫往生,又叫“入死”。这也就不难解释“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人生的根本问题了。我是高维空间能量在三维空间的投影,我来自高维空间,我要回到N维空间(N趋于无穷大)去。人生所面对的一切都是提升内在境界的应用题,在当下一切境中都要问自己:眼前的人和事在告诉自己什么,在启发自己怎样的人生智慧。

当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决定捐出自己的部分资产的时候,我们得到一个明显的启示:这个世界不缺钱,缺的是把钱用到最该用的地方去的高纯度的人和团队。因此,十方缘起步第一条自我要求就是“纯度”,是持续不断的“自净其意”,持续挑战自己起心动念的纯度。以此保证了在老人心灵呵护服务过程中不自我膨胀,不自我标榜,不居功自傲,不着功德相。正所谓:“不做圣解方为圣境;强做圣解即入群魔。”这里指的是求功自满的心魔。对十方缘人而言:不是我们在帮助老人,而是老人在用生命教育我们;老人用生命教会我们如何坦然地面对死亡;如何在生命面前放大自己的爱;如何在生命中学会爱与陪伴;如何在爱与陪伴的过程中领悟生命的真谛。

他们明白:爱在付出时即是在践行本自具足,开心、自在、幸福。权衡比较时即是在怀疑本自具足,纠结、失落、伤心。一切由心化现。爱的当下一切美好即刻呈现,没有过去未来,又聚合一切过去未来。在当下合一的爱中,哪里有比较的空间?当权衡比较的那一刻,爱即刻远离,主宰自己的是怀疑、评判、比较、担忧。此刻哪里有爱的位置?当爱无分别地放大到周围的世界时,自在美好、喜悦幸福就随时相伴。这就是所谓的大爱。大爱无时无刻不滋养生命,既浇灌自然万有,又润泽内在心田。这样的生命状态想想都令人神往。

因此,十方缘呈现的理念是:每一个生命都是需要被呵护的,所以,我们不分析,不评判,不下定义,就是爱与陪伴。

 

 

 

 

 


序二

——用爱与陪伴为生命服务

方树功

 

这是一部专门论述对临终重症老人进行心灵呵护的理论与实务的著作,有其自成一体而又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逻辑结构。但看得出来,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以来访者为中心的心理疗法与老人心灵呵护理论和实务高度契合。

一、以来访者为中心的心理疗法的基本理论    

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C.Rogers)创立的。人本主义崛起于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与旨在治疗、发展、改造心理的人类潜能运动,被称为心理学中非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第三势力”。罗杰斯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若在良好的环境下让他的潜能自由发展,将会是健康而富有建设性的。人的诚实与善良的特性是与生俱来的,而某些“恶”的特性则是由于防御的结果而并非出自本性。

罗杰斯充分相信人有自我实现的潜能。他认为人是理性的、能够自立且能对自己负责,有正面的人生取向,因此可以独立自主,进而迈向自我实现。

罗杰斯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基本的动机,人是积极主动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指导的。来访者的自我实现的潜能在与咨询员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后,就能得到释放和发挥。

二、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在临终老人心灵呵护工作中的理论拓展

根据罗杰斯以来访者为中心的心理疗法的基本理论,结合老人心灵呵护的实践,我们会形成一些对老人生命状态的基本认识。这些认识,既以罗杰斯的理论为基础,又根据老人心灵呵护服务的实践经验而有所扬弃,有所升华,是开展爱与陪伴的老人心灵呵护服务所应该具备的基本认识。综合来看,有如下一些方面。

我们每一个生命在自己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当时认为无法逾越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如果有一个充满爱的人文环境,生命自己会超越挑战。

重症的、临终的、失能失智的老人,当他们出现心理的异常状态时,很多时候是由于对死亡的恐惧,恐惧的背后是孤独,孤独的背后是对爱的渴望。这个时候特别需要一个生命陪伴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爱。老人们自己会在爱中超越,在爱中回家,在喜乐宁静中走完生命最后的岁月。

如何让老人感受到爱的感觉,关键在于陪伴者在陪伴老人的时候,让自己迅速地和老人的心灵融合在一起。

每一个生命都是能量体,都是有频率的。当喜乐祥和时我们处于高频,当悲伤痛苦的时候是处于低频。当高频物体和低频物体在一起的时候,会发生同频共振现象,同时趋向于高频。所以我们陪伴老人的时候,最核心的问题是我们的陪伴者让自己时时处在高频的喜乐祥和状态之中。

三、老人心灵呵护的核心观念

在陪伴老人的时候 我们最核心的观念是:每一个生命都是需要被呵护的,所以我们不分析、不评判、不下定义,就是爱与陪伴。

每一个生命都本自具足,有能力面对自己生命中需要被超越的课题。

不是把重点放在老人的过去,不一定要追查老人的病史,而是全然地接纳并且认可老人目前的情绪,并且积极关注老人的感受。

具备“I am here for you!”的心态,陪伴老人在温暖的心灵环境中自我觉察和观照,实现自己生命的超越。

与老人建立共情或通情。陪伴者设身处地地去体会老人的痛苦和问题。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言语行为,如重复老人谈话中的要点;另一方面是老人的非言语性行为,如老人的身体姿势、面部表情、语气、与陪伴者的目光交流等。所以,老人心灵呵护对陪伴者的要求比较高。老人情绪的变化是陪伴者情绪的镜子。形式上是陪伴老人,其实是陪伴者与老人彼此生命的成长,最终成就陪伴者对生命的感悟和飞跃。

老人心灵呵护理论与实务教程终于可以出版了。这对于老人心灵呵护和临终关怀行业,甚至整个养老服务行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标志着老人心灵呵护学科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二、是老人心灵呵护行业走向成熟的里程碑;三、将心理学重要流派的思想在老人心灵呵护领域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四、我国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以十方缘为代表的中国老人心灵呵护(临终关怀)事业已经起航!“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唯有馨香而祝之矣!

是为序。


目  录

序一

序二

 

上篇  爱与陪伴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  中国的老龄化和养老事业

一、中国老龄化问题及对策

二、构建正确的养老爱老敬老文化

三、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及义工的积极作用

四、国际社会对老人心灵呵护重要性的认识

五、心灵呵护的主要服务对象

第二章  临终重症老人及其心灵呵护需求

一、临终重症老人的范畴

二、对临终重症老人生命状态的再认识

三、心灵呵护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第三章  爱与陪伴的思想基础

一、爱与陪伴的真谛

二、对心灵呵护技术的基本认识

三、义工的感悟与分享

第四章  爱与陪伴的行为规范

一、爱与陪伴前的准备

二、义工服务基本规范

第五章  爱与陪伴的组织形式

一、团队内分工合作的组织形式及其必要性

二、团队成员的分工与各自的职能

 

下篇  爱与陪伴的主要技术

 

第六章  用心倾听

一、什么是用心倾听

二、倾听时如何做到用心

三、倾听时的应答技巧

四、需要注意的事项

五、案例解析

六、现场模拟

第七章  祥和注视

一、什么是祥和注视

二、如何做到祥和注视

三、需要注意的事项

四、案例解析

五、现场模拟

第八章  同频呼吸

一、什么是同频呼吸

二、同频呼吸中自我状态的调整

三、如何捕捉老人的频率

四、需要注意的事项

五、案例解析

六、现场模拟

第九章  经典诵读

一、什么是经典诵读

二、经典的选择

三、诵读现场的环境营造

四、案例解析

五、现场模拟

第十章  抚触沟通

一、什么是抚触沟通

二、抚触沟通的基本动作要领

四、需要注意的事项

五、案例解析

六、现场模拟

第十一章  音乐沟通

一、什么是音乐沟通

二、音乐沟通的功用

三、音乐和歌曲的选择和准备

四、需要注意的事项

五、案例解析

六、现场模拟

第十二章  动态沟通

一、什么是动态沟通

二、动态沟通的基本功用

三、动态沟通运用过程中值得注意的事项

四、案例解析

五、现场模拟

第十三章  零极限技术

一、零极限技术在老人心灵呵护领域的运用

二、运用零极限技术的基本要领

三、案例解析

四、现场模拟

第十四章  “三不”技术

一、作为技法的“三不”:不分析、不评判、不下定义

二、运用“三不”技术的基本要领

三、“三不”技术的运用场合

四、案例解析

五、现场模拟

第十五章  同频共振

一、什么是同频共振

二、同频共振的表现形态

三、实现同频共振的路径

四、案例解析

五、现场模拟

后记

 

 

 

 

 

 

 

 

 

 

 

 

 

 


 

 

 

 

 

 

 

 

 

 

 

 

 

 

上篇  爱与陪伴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  中国的老龄化和养老事业

一、中国老龄化问题及对策

1.我国人口老龄化状况

按照民政部的官方数据,截至201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02亿人,占总人口的14.9%,失能老年人3600万,高龄老年人2200万,空巢老年人9900万,贫困和低收入老年人2300万。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文化等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2020年老年人口将超过2.5亿,2025年将突破3亿。中国未来20年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老年人,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甚至超过4.3亿,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自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照料和护理,尤其是老人精神和心灵层面的慰藉问题日益突出,养老服务需求尤其是心灵呵护层面的需求日益增长,急需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老龄化是世界性的社会问题。日本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老龄化是在经济充分发达之后出现的,而中国老龄化的到来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处在发展与完善阶段,许多深层次的矛盾还没有解决,制度的公平性、效率性和可持续性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得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多重效应相互叠加,使得老龄化和养老问题已经或即将成为中国社会首要的和主要的矛盾,每年都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

  2.老龄化社会及其影响分析

(1)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挑战

1)劳动力供给发生重大变化。联合国人口展望的数据预测,2011年中国劳动人口开始逐步减少,国家统计年鉴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劳动人口减少了345万。2012~2050年间,按照中等出生率预测,劳动力人口将从10亿减少到7亿左右,减幅约达30%。可见,提高劳动人口的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和就业状况,是国家在深度老龄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2)经济运行成本和模式的转变。劳动力供给的逐步减少必然伴随劳动力边际成本上升,财政用于养老、医疗、护理、老年服务设施等方面的费用逐步增加。劳动人口红利逐步消失,要求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和养老服务业,实现科技推动,消费拉动,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持续性的购买能力,包括提高工资收入和培育养老资产。

3)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老龄人口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应当持续上升,德国、日本和瑞典等国家老龄人口消费占全体消费额的25-30%,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拉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中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已经超过总人口的10%,但老龄人口消费水平远远低于社会平均消费水平,目前低于10%。

4)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在科技推动和消费拉动并举的老龄社会,以信息业和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和养老服务业,占GDP产值应当达到70%以上,由此带动就业和创业。老龄社会的进程,决定老龄产业和养老服务体系将成为带动服务市场需求和服务业发展的主流,即为夕阳人群提供服务的朝阳产业;然而,老龄人口的资产结构和消费能力则对老龄产业和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具有越来越明显的制约作用。

(2)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巨变。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也将在老龄化社会中产生巨变,四代家庭逐渐增加,加之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家庭呈现1:4:2:1的结构趋势,即1个祖老(80~90岁)、4个老人(60~79岁)、2个青年人(15~59岁)和1个孩子(1~14岁)。伴随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家庭赡养和扶助老人的负担不断加重,特别是高龄护理需求。这些老年人知觉减退,记忆力、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下降,性格、情绪和行为与以往相比都会有所改变,容易引发心理疾病,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因此需要更多的关怀和照顾,更多的陪伴与交流,主要目的是促进健康、避免疾病、减少并发症、加强自我护理、提高生活质量、延长老年人预期寿命。除专业人员,社会工作者也应当担当起照顾者、沟通者、咨询者、管理者、协调者、研究者等方面的角色,以解决孤老、失独、空巢、残障老年人口家庭不断增加的问题,避免由此形成家庭矛盾社会化的发展趋势。目前,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准备不足,相关服务供给不足,很多老人购买能力不足,无法有尊严地、体面地安度晚年。

2)代际矛盾和利益诉求。2035年实际老年赡养比为2:1,即2个工作人口供养1个退休老年人,2045年将达到1:1,在老年人领取养老金替代率和就业人口缴费率的关系上已经很难做出一个两代人均满意的选择,代际间矛盾可能从这里出发。即使如此,老龄人口的利益诉求还是不可避免地增加,包括资产安全、老年就业、老年服务、社会保障、权益维护、社会参与、社会文化、教育娱乐等诸多方面,这些对社会政策、相关法律、公共服务、社会建设等形成挑战。

3)传统文化与养老观念。年轻化社会形成的养儿防老可能导致老年人依赖子女,子女有父母在、不远游的理念。进入老龄社会以后,子女如何在远游的条件下赡养老人,老年人如何保持自立,代际之间如何互相理解,亟待变革传统观点,培育老龄社会的新文化风尚。在养儿防老难以为继的情况下,社会养老方式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

(3)老龄化对社会政策的挑战

社会保障是国家抵御社会风险和保障公民基本生活安全的制度体系,属于政治民主(分配与再分配)、国家理财(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与社会和谐(代际团结、人与环境和谐)的集合。 老龄社会的人口结构和时间表,直接影响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社会建设;反之,生育、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政策在影响着老龄社会的时间表。

3.中国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

  (1)养老服务需求的基本内容

养老服务即指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的服务产品,包括精神产品、服务产品和支持二者的物质产品的设计、生产和提供的集合。养老服务设计、生产和提供的模式包括养老服务事业和养老服务产业。其中:

养老服务精神产品,即指基于文化教育、意识形态等人类文明产物,对老年人的尊重和精神慰藉,是养老服务的思想基础,特别是心理咨询和精神慰藉。在瑞典,很多中学生开始做义工(进入公民的公共服务记录),下学后到社区通过网络的可视设施与指定的独居老人对话聊天。全国老龄办发布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报告》数据显示 :需要精神慰藉服务的受访对象为13.79%。

养老服务行为产品,即指人的行为和社会活动,是养老服务的社会支柱。第一是家政服务,以护理、日常家庭照顾、家庭修缮以及各种用品修理等为主;全国老龄办发布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报告》数据显示 :需要家政服务的受访对象为25.22%,护理的为18.4%,托老所日间看护的为18.9%。第二是保健服务,即指为老年人提供的日常保健教育、咨询、疾病诊疗和治疗,乃至康复服务和临终慰藉等;需要者为36.8%;北京市一项调研报告显示结果为62%。第三是金融服务,如为老年人提供人身保险、管理养老金等。其他还有教育服务与社交、旅游和娱乐服务、心理咨询和婚姻介绍及职业咨询中介等。

养老服务物质产品,即指物资形态的实用产品,是前两类养老服务的物质基础。包括服装、饮食、餐具、行动器具以及手杖、座椅式便桶等其他方便老人的专用品;适合老年人生活的建筑和设施,如老年公寓、托老所等;还有老年人的保健品、药品、医疗器械和丧葬用品等。

  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老年消费市场初步形成,老龄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总体上看,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市场发育不健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十分突出。

(2)我国养老服务需求体量大

按照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的测算结果,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及需要长期护理的老年人口数量分别是:2013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1.41亿,1818.9万人;2025年达到2.25亿,2902.5万人;2035年达到3.34亿 ,4308.6万人; 2015年失能老人约为0.4亿,完全失能老人0.12亿。这是世界上发展最快和规模最大的养老服务需求。北京市一项调研结果显示:需要社区服务人员上门服务的60~69岁人群占64.61%、70~79岁的占68.55%、80岁以上的占69.84%。

(3)亟待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目前就我国养老服务事业而言,不论是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还是社会养老功能的发挥,都是重物质而轻精神。虽然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提及了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精神上慰藉的义务,但由于诸多原因导致其不易落实,很难取得实效。老人的基本需求除了生活保障和日常照料之外,就是精神慰藉,即心灵呵护。生命的存在并非只有机体的活动,还有高尚的精神生活,人在老年阶段应受到尊重和关怀,不能因为生命活力的衰减而降低精神生活的需求和满足。但是,恰恰就是老人心灵呵护的需求,往往容易被家庭、子女和社会所忽视,由此造成的社会影响十分严重。比如:老人晚年生活和生命质量严重下降,老年抑郁症等精神性疾病增多,老人自杀率上升,老人精神不畅与健康状况恶化之间的相互影响造成老人医疗费用上升、老人生活幸福指数降低并影响到整个家庭的幸福指数,孝养父母的社会基本伦理道德受到冲击进而损害社会核心价值观,等等。

据国家权威部门推算,2015年我国老年人护理服务和生活照料的潜在市场规模就已超过4500亿元,养老服务就业岗位潜在需求也超过500万个。并且,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重,老年人口,尤其是高龄和失能老年人口的增加,我国老年人护理服务和生活照料的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就业岗位的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加。这对于拓展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解决我国就业问题是重大利好。但事实情况却并不乐观,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还与广大老年人口及其家庭的巨大需求差距甚远,从事养老服务事业的合格人才还十分匮乏。其中,专门从事老人心灵呵护工作的专业人员少之又少,相关的培训机构和讲师队伍还有待大力发展,相关的专业教材还有待编纂和进一步完善。

  (4)临终关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完整的生命终结过程包括临终和死亡, 临终和死亡是人生的自然归宿。从技术的角度看,临终关怀、护理是以临终者为中心, 以家庭为单位的整体护理, 是通过精神、心理和身体上的护理, 让临终者及其亲属尽快地进入角色,接受和应对临终者即将临终死亡的事实。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及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 临终和死亡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中国老年护理与临终关怀领域的专家们呼吁:应该建立临终关怀服务标准,争取把临终关怀作为一个医学分支学科来建设,制定出各种疾病晚期的评估与治疗护理标准。我国临终关怀的服务理念和方法需要借鉴和学习其他先进国家经验的同时,尤其需要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探索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符合中国老人需要、有效的高质量的临终关怀服务体系。从精神层面如何让老人克服恐惧、孤独、暴躁的心理,回归并接受现实,稳定情绪,在尊严、舒适、平静之中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不仅是专业人士,更应该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4.中国养老服务供给与购买

(1)老龄人口收入状况

根据清华大学依据2010年数据的研究成果(见图1),从图形上看,我国55岁即进入退休生活初期, 71~90岁进入老年生活期,医疗费用可能会成为主要开支,此后的消费水平直线下降,直至85-90岁以因临终关怀才出现翘尾开支点。总之,中老龄人口消费占比趋低,源于目前老龄人口的收入水平较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老年人的主要收入依然是家庭成员供养(占48.8%)、国家转移支付的养老金和最低生活保障金(占29.3%)、劳动收入(19.7%),财产性收入和资本利得很少(占0.3%)。

 

         图1   我国居民分年龄段人均消费水平示意图(2010)

目前,可以支付地租、房租、服务费和自己生活成本的老人不足10%。约有90%的交不起地租,需要政府无偿提供养老土地;约有80%的交不起房租,需要政府无偿建房;约有60%的付不起高额服务业,需要社会组织提供社工服务(有工资,不盈利、不纳税)和义工服务(有记录、可以在日后换取服务);约有5%的付不起生活费,需要政府供养。这严重阻碍了养老服务和老龄产业的发展。

(2)大力发展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创造就业

  按照养老机构建设服务和管理标准规定,养老机构应当做到人员配备合理,行政管理人员不超过全院职工人数的10%;医、药、护、技人员不低于全院职工数的 15%。护理员与自理老人的比例为1:10;与半自理老人的比例为1:6;与不能自理老人的比例为1:4。按照这个标准,结合未来老年人口测算结果,可以测算出2015年养老服务人员需求在2 500万人,2025年达3 500万人,因此未来养老服务业可以产生大量就业岗位。依据国外的经验,80%的养老服务是由社会非营利组织机构提供的,这些机构没有股东,不分红,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仅仅满足服务提供人员的一定收入水平,成本低,因此老年人可以用低廉的价格购买他们提供的服务,满足老年基本生活、护理及心灵呵护、临终关怀等服务内容。这是应对老龄化危机,满足老年需求,创造就业岗位的发展战略。

  二、构建正确的养老爱老敬老文化

1. 采取“积极老龄化”应对策略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健康老龄化”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理念, 2002年4月,联合国也将“积极老龄化”基本理念与主要观点写进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的《政治宣言》和《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使之成为人类社会应对和解决21世纪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老龄发展战略, 明确了“独立、参与、尊严、照料和自我实现”的政策理论。积极老龄化的三个政策支柱为:健康,即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和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完好状态;参与,即当劳务市场、就业、教育、卫生及社会政策和项目根据个人的基本人权、能力、需要和喜好支持老年人参与社会经济、文化和精神活动,人们在进入老年以后还可以通过收入性的和非收入性的活动为社会继续做出生产性的贡献;保障,即政府、社会、家庭,依照法律规定,对退出劳动领域或无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实行的社会补助和社会救助措施,重点是对老年人的物质赡养、精神慰藉和社会扶持,包括在政治、社会、经济、医疗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积极老龄化理论旨在调动与发挥每一个老年人在体力、智力、技术等方面的潜能,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与社会发展,在融入社会的同时获得自身的权益、需求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保障,在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基础上,使老年人老有所为,而且有尊严地安度晚年,延年益寿,使社会更加和谐。

2.倡导利他主义的社会文明

由于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人与人之间由于社会分工的产生而建立了各种各样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关系,这就必然会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一定程度的价值相关性或利益相关性。

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相关性越高,“为我”与“为他”的价值对等性就越强,此时,人将会表现出越多的“为他”行为。例如,母子之间、夫妻之间由于通常存在很高的利益相关性,因此必然会表现出很多的“为他”行为。社会分工的大量产生,使得人类社会内部的利益相关性远远高于低等动物,因此人类社会的“利他”行为也远远多于低等动物。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的广度及深度将会进一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相关性必然会进一步提高,社会的“利他”行为必然会进一步发展。

有观点认为,人的价值需要可分为温饱类、安全与健康类、人尊与自尊类、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类等四个基本层次,价值需要的层次越高,其共享性和兼容性就越强,人在消费这些价值时与他人之间所产生的利益相关性就越大,就会表现出越多的“利他”行为。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价值关系一旦发生了变化,必然会导致其他人的价值关系也会相应地发生一些变化,这种价值相关性既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当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价值相关性为正向时,他人的价值增长将会间接地导致自己的价值增长,因此人们常常会有意无意地去帮助他人,从而达到间接地帮助自己的目的,这就人类之所以具有广泛的“利他”行为的内在机理。

我们经常会说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基于利他主义的价值和利益相关性,能够为老年人付出服务做出贡献,是整个社会文明水准的充分体现。

3. 培养健康心理

物质文明关注个人、家庭、社会的物质财富的丰裕程度,相对而言,精神文明关注的是个人和社会的内在气节、心理品质,内涵是个人和社会的内在心理状况、道德品质、人格、气节等,落脚点是内在的心理意识。个人精神文明是社会精神文明的基础,只有个人的内在心理品质提高了,全社会的精神文明才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个体精神文明建设的落脚点是个人心理健康及幸福感。幸福感,是心灵体验到的远离烦恼、痛苦的喜悦、快乐。佛教的幸福感教育,是放下贪婪、嗔恨、执著等的系缚,心无所累,自在洒脱。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蓄,博采儒、释、道各家的精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土壤,扎根于其中。无私、忘我的自我观才是真正健全的自我意识,可以消除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精神颓废等不良社会现象;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把死亡当作一种自然的归宿。认为死和生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有生就有死,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生命的宝贵在于它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人生就一次,死亡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与现世存在的彻底断裂。因此在生的时候,人没有必要恐惧死亡,悲叹生命的短暂,更不必要悲观厌世、忧心忡忡,而是要乐观向上,生命的主动权就在自己手里;道德观是人们对自身,对他人,对世界所处关系的系统认识和看法,是作为调节公民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行为准则的功能。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等都是对正确道德观的表述,是个体行动的指南。爱老敬老护老就是个体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4. 让人人都能从老人心灵呵护服务的践行中体验自我成长的喜悦

当一个人走向生命终点时, 他们放弃了一切伪装,人际关系、生命意义、个人性格、生存竞争以及对疾病和死亡的态度,在临终之际袒露无遗,这些内容实际上让从事陪伴呵护老人事业的专业人士和义工从中获得了心灵的满足, 并从中得到极大的教育,实现自我的成长。这是很多志愿人员参与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所在。也就是说,通过参加老人心灵呵护服务,可以接受生命教育,获得自我成长。这深刻体现了“爱就是被爱,陪伴就是被陪伴,服务就是被服务,付出即是收获”的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过陪伴老人的服务,无条件地付出对他人的关爱,以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许多义工伙伴心灵深处善良人性与完美人格的驱使使然。每一次心灵呵护服务,其实都是一次分别以老人和义工为中心的自我心灵成长和疗愈之旅。在陪伴老人的过程中,老人是服务的中心,通过爱与陪伴,让老人找到自己生命中的力量,实现精神乃至灵性层面的飞跃。而在服务之后的义工分享环节,则是以义工为中心,让义工伙伴通过爱与陪伴的实践活动,无条件地付出爱,照见真实的自己,然后通过分享中的倾诉与倾听,实现自我的生命成长和飞跃。因此,这是一种双向的呵护,是一种付出即是回报的生命体验。 

三、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及义工的积极作用

从国际经验来看,截至2010年底,英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已达到 1030万,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达到 17%,而85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数量增长至 140 万,占总人口的 2.3%。至 2035年,英国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将达到 23%,85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将增长到350万,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达到5%,16-64岁人口的比例将从65%下降到59%,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发挥传统的志愿部门的作用,鼓励私营部门和志愿组织参与,减少由公共机构直接提供的服务,即在社会福利服务领域建立“准市场”机制,政府尽量减少作为直接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而是让私人企业和社会志愿组织作为服务供给者直接提供服务。其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将福利国家改造为福利社会。

 

 

 

 

 

 

 

英国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主体               英国护理院提供主体

2010 年,英国居家养老服务中的89%和护理院服务的84%是由社会组织机构提供服务的,其中15%和21% 是由慈善组织和民间非营利机构以及义工提供的。

因此,我国应该在养老服务特别是老年人心灵呵护与临终关怀等方面引入更多的非营利组织和机构参与,特别是要注重发挥志愿服务工作者的作用。这样可以:

第一,弥补政府服务不足,满足老人多样化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不断呈现出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公众的需求、兴趣、价值观、利益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致使不同阶层的人们对生活需求有着不同层次的追求。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也呈现出差异化的需求,不仅满足于基本生活保障服务,而是追求更为人性化、更为优质的养老服务。政府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者和主导者,因自身资源、能力的限制性,对及时变化的差异性需求很难做出及时恰当的反应。非营利组织具备了承载居家养老服务的天然优势,能够弥补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缺陷。政府职能覆盖面广,可进行宏观统筹,但其无法在较小的范围内及时回应,而非营利组织恰恰能够在较小的范围内灵活的幵展服务,具有弹性和灵活性,有效解决了政府在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不足,填补了盲区。同时它能够及时了解老年人生活所需,并能够及时解决老年人在生活当中遇到的困难。解决老年人实际养老问题,减轻了子女在养老方面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同时又满足了老年人在心理上的需求。非营利组织参与居家养老促进了组织与居民之间的和谐关系,减缓了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与人民需求之间的矛盾。非营利组织承担起的居家养老服务职能,缓解了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日益差异化的需求方面的压力,有助于政府专注于宏观职能。

第二,提高服务效率,降低居家养老服务成本。长期以来,我国的养老保障的负担全部由政府一方来承担和负责,虽有一定的优势,但其弊端和所造成的危害往往难以避免,比如,机构僵化、反应迟缓、政策落实不到位、信息不对称、人浮于事等现象频繁发生。由于政府自身的体制存在缺陷,管理层面过于广泛,涉及社会全部的公共物品及公共服务的提供,且政府行为受到社会各界力量的牵制。这种缺陷令政府不能满足养老服务所需的低成本低效率的要求。而非营利组织规模小且相对独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以公共利益为服务宗旨,官僚化程度较低,能够在较小范围内进行服务并做出及时反应。非营利组织的这些优势在养老服务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根据养老服务差异化的需求做出及时的反应和调整,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提供不同的养老服务,弥补政府无暇顾及的事情。非营利组织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很好地将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结合起来,不但解决了政府生产公共产品成本过大、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且还解决了公共产品私人生产引起的外部效应等问题。非营利组织以其独特的性质,决定了其在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能够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均衡。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以贴近老年人的生活,提高供给效率,根据需要不断完善服务项目。

第三,整合社会福利资源,开拓居家养老新视野。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的责任是提供各种社会资源,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其中就包括了养老资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职能开始发生转变。一部分社会福利资源从政府手中剥离,使其进入社会或市场。通过市场手段调节,分散到个人、各种社会团体中。非营利组织能够整合分散的社会福利资源,提高养老服务的供给效率。它有效地沟通协调政府、市场及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为不同部门提供合作的机会,使得各方获得最大效益。非营利组织自身的这种优势,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既拓宽融资渠道,又充分运用闲置资源,不仅弥补了政府在养老服务方面的不足,而且能够使社会各方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不仅如此,老年人对于养老有着不同的需求,有的老人希望养老服务更加便利,有的老人希望养老服务更加有针对性。鉴于此,非营利组织对这些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做出了相应的反应,比如使得服务更加便捷,成本更加低廉,服务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非营利组织的运用,为赋闲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了广阔的参与机会,他们可以组织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养老服务中。这种服务方式开拓了养老保障方式的视野,缓解了现阶段低水平的养老保障对经济发展的压力,解放了大量的家庭劳动力。

四、国际社会对老人心灵呵护重要性的认识

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论语》在谈及养老和孝道时特地强调了精神赡养和心灵呵护的重要性。《论语·为政》第七章记载:子由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根据今天人们对这一段话的一般理解,就是孝养父母尊长,除了在物质上要尽到赡养义务之外,还应对父母尊长生起发自内心的敬意,使父母尊长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这一重要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时至今日,养老养心,重视老年人精神慰藉已经得到了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我国最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在第十四条中明确了子女等赡养人对老人负有精神慰藉的法律义务。在国际社会,最有代表性的是以联合国为首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国际组织通过其制定的一系列有关老龄问题的人权保护文件,都强调和重视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和心灵呵护问题。

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临终关怀提出的6条标准中,对于心灵呵护予以了特别的重视。这6条标准包括:肯定生命、认同死亡是一种自然的历程;并不加速和延长死亡;尽可能减轻痛苦及其他身体不适症状;支持病人,使其在死亡前能有很好的生活质量;结合心理、社会及灵性照顾;支持病人家属,使其在亲人的疾病期间及病人去世后的悲伤中能做适当调整。

1982年联合国在维也纳组织召开第一届世界老龄问题国际大会,通过的文件《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认为,精神舒畅与物质享受同样重要,制定的所有政策和方案以及所规划的所有活动都应支持和增进老年人的精神舒畅。对年长者的照料应当超越疾病的治疗,并应考虑到体力、智力、社会 、精神和环境诸因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促进他们的全面身心健康。

199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联合国老年人原则》要求,老年人应享有保健服务,以帮助他们保持或恢复身体、智力和情绪的最佳水平并预防和延缓疾病的发生。老年人的生活应有尊严、有保障,且不受剥削和身心虐待。

2002年联合国在马德里组织第二届世界老龄问题大会,分别通过了一份政治宣言和一份国际行动计划。《2002年马德里政治宣言》第十四条:我们认识到,必须逐步达到充分实现人人享受最高水平身心健康权利的目标。……我们致力于向老年人提供普遍、平等获得保健和服务,包括身心健康服务的机会。

《2002年马德里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除了对老年人精神需求的详细规定外,还对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提出了建议。该份文件的第84节和85节专门提及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需求。在全世界,精神健康问题是导致残疾和生活质量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精神健康问题显然不是进入老年的必然结果,但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可以预期患有精神疾病的老年人的人数将大量增加。丧失亲人以及生活发生变化往往可造成各种各样的精神健康失常,如果不对此作出适当诊断,就可能使这些疾病不能得到适当治疗,或根本得不到治疗,以及或造成不必要地送进精神病院治疗的情况。防止这种疾病的战略包括药物、心理和社会支持、认知能力训练方案、对提供照顾的家庭成员和护理员的培训以及各种具体的住院治疗。该行动计划第86节提出的目标是:发展综合性精神保健服务,包括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治疗服务和老年人精神健康问题的防治。可以采取的行动包括:制定并执行国家和地方战略,以期改善预防、及时发现和治疗老年精神疾病,包括在很短程序、适当药物治疗、精神治疗以及对专业人员和非正规护理人员的教育;酌情制定有效战略,提高对早老性痴呆病和有关疾病的高质量早期评估和诊断水平。应该采取多学科方式研究这些疾病,满足病人、保健专业人员和护理人员的需要;制定方案以支持自助,并为患者、家人和其他照顾者提供临时护理;制定社会心理治疗方案,帮助出院病人重新融入社会;发展社区中的综合性连续服务,防止不必要的住院治疗;建立各种服务和设施,提供安全和治疗,促进个人尊严,满足精神失常的老年人的需要;向住在长期护理设施中的老年人提供精神保健服务;等。

该行动计划第82节和83节专门提及培训护理人员和保健专业人员问题。提出,迫切需要在全世界使所有为老年人服务的专业人员有更多的机会接受关于老年病学和老年医学的教育,并扩大针对社会服务部门专业人员的有关保健与老年人问题的教育方案。非正规护理人员也需要得到关于照顾老年人的信息和基本培训。提出其目标是更好地为保健专业人员和辅助性专业人员提供关于老年人特殊需要的信息和培训。建议可以采取的行动包括:开展和促进对保健专业人员、社会服务专业人员以及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和照顾的非正规护理人员的培训方案;为保健和社会服务专业人员提供进修教育方案,从而以综合方式处理老年人健康、福祉和照顾问题以及老龄的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各种问题;扩大老年病学和老年医学的专业教育,包括通过特殊努力增加相关专业领域的学生人数。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一种完全享有身心健康和社会福祉的状态,而并非仅仅是没有病痛。

综上所述,可以清晰地看到,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慰藉需求,提供必要的和合格的心灵呵护服务,是国际社会应对全球老龄化和解决养老问题的基本共识。

五、心灵呵护的主要服务对象

最需要心灵呵护的老人群体主要有两类。

一是处于临终重症状态的老人。目前,我国失能失智和罹患晚期癌症、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症等疾病的临终重症状态的老人有4000多万。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一般都没有宗教信仰或没有清晰而坚定的宗教理念。在生命的最后时期,负面情绪更容易侵扰他们,并影响其生命质量和身心健康。另外,此类老人更现实地面临死亡的问题,从而容易造成其内心的恐惧和无助。因此,处于临终重症状态的老人,非常需要心灵呵护和精神慰藉,使老人在宁静祥和中充满希望地走完人生最后的路程。

二是庞大的空巢和准空巢老人群体。目前,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2亿,预计2020年将达到2.5亿,2025年将突破3亿。其中,超过总数一半的城乡老人处于空巢或准空巢状态。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农村留守老人数量高达5000万左右。由于事业发展和谋生的需要,年轻人口迁徙他方定居的情况早已十分普遍。不论城乡,老人留守独居的现象特别严重。农村留守老人独居或与年幼的孙辈相依为命而生活。城市的老人,子女在别处工作生活和定居的情况也很普遍,即使父母子女在同一个城市,只要不在一起共同居住,子女回家与老人共处的机会就总是很有限的。即使老人与其他家庭成员同居一处,往往也由于年轻一辈工作繁忙和不了解老人心态等原因而疏于与老人交流。还有住在养老院里的老人,从本质上讲,也属于空巢老人的范畴。他们是一个特别容易感受到亲情和关爱缺失的庞大群体。

 


第二章  临终重症老人及其心灵呵护需求

一般情况下,临终重症老人大都遭受着病痛的折磨,面临着对死亡的恐惧,其中,对于那些没有宗教信仰的老人而言更甚。人生走到了尽头,生命何去何从,茫然不知所措。因此,心灵呵护当以此类老人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对于临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