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缘知识库】SFY1115033义工成长报告 提供者: 安心 提供时间:20150916
发布者:十方缘    查看:4762    日期:2016-02-21 11:22
 

成长报告

 

一、我为什么要参加三星评定

    1、喜欢

    没特别理由,就是喜欢,想参加。也许是缘分,也许就是命中注定,在我土星回归之际遇到十方缘,遇上临终关怀。

    2、渴望成长

    渴望成长,渴望更加深入了解,践行爱与陪伴,践行十方缘文化,发现更多的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3、承担更多挑战、更多责任

    三星评定,意味着自己对自己的承诺,自己对他人的承诺,意味着不仅仅是独善其身,更要兼济周围,不仅仅要懂得爱自己,呵护自己,更要懂得爱别人,呵护别人。意味着,不仅仅是从一个参与者的角色参与,更要从一个组织的的角色。

    4、分享成长喜悦,一起共振、彼此唤醒

    三星评定的过程不仅仅是一次考核,一次评定,更是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成长,在大家的共同见证下,发现、探索更多的自己, 一起共振,彼此唤醒,共同绽放 ,共同成长。

 

二、对临终老人心灵呵护的认识

    1、为什么要做?(紧迫性、必要性)

    对社会:我国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癌症晚期的,阿尔茨海默病症的,帕金森症等临终老人(放弃主动治疗的失智失能老人)有3700多万。 仅北京目前拥有老人300多万,重症老人大约50多万。

    对家庭:在家庭里,很多家庭不懂得与老人沟通,如何陪伴临终老人,如果有一个阿尔茨海默病症或癌症老人,会对家庭生活造成重大的影响或遗憾,生活品质大大下降。

    对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期,老人会感受到孤独、失望、恐惧等,这些负面的情绪会更容易侵扰他们,并影响其生命质量和身心健康。此时,他们需要心灵的陪伴和呵护。

    我觉得,生命教育,临终关怀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国教育却缺失了这一块,加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以致于很多人不懂得爱,不懂得如何与家人沟通,不懂得如何面对死亡,做临终老人心灵呵护,不仅仅是给老人做临终关怀,更是给自己做临终关怀,不仅仅是给老人呵护,更是在给自己呵护,不仅仅是在陪伴老人,更是在陪伴自己,不仅仅是唤醒老人,更是在唤醒自己,唤醒每一个人心中的爱,然后让这份爱传递下去。

    2、如何做?

    要做好临终关怀或生命关怀,不是仅仅要十方缘就可以做好的,也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做好的,需要聚合更多的有缘分,需要有宗教般的热情,也需要有智慧,由于每个人的认识不同,我们不能影响每一个人,只能先影响一部分有缘人,再影响更多的人,但是前提是我们先从自己做好 ,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总之,服务老人,呵护心灵,成长自己,从我做起。

 

三、服务老人、呼呼心灵、成就自我的成长感悟

    1、从老人身上感悟到的

    老人就像一本书,一个宝藏,从不同的老人身上学到不同的东西;老人也是一面镜子,同一个老人,不同的人陪伴会有不同的效果;同一个自己,不同的阶段、状态,陪伴同一个老人也会有不同的变化,从不同的老人身上照射出不同的自己,看到不同的未来,真的需要时时觉察,时时当下。

    1)从健康老人身上感受到的

    在我们探访的老人里面,总有一部分人总是让我难忘,让我每每想起都感到敬佩,如通州百岁的陈奶奶,一福80多岁陈奶奶(总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下楼散步也穿得像个贵妇),陈爷爷(将近百岁还能给我们唱英文歌,俄语歌),小八条陈奶奶、孔雀张奶奶(将近百岁仍然学习画画),小八条 陈奶奶(97岁了)思维还那么好,笑起来还像个小孩。在他们身上总能够感受到他们心胸的开阔,对生活的热爱,对人充满感恩,也能够感受到他们那一代人工作认真严谨,无私奉献,总是为别人着想的贵高品质。这些都一次次的启示我,如何做好一个人,如何过好每一天。

    2)从不那么健康老人身上感受到的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在探访中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位老人,每个人的经历际遇不同,也会遇到有些对生活充满抱怨,或不那么健康的老人。

    当看到那些逼近临终的老人,看到他们瘦骨嶙峋的样子,痛苦的样子,仿佛离死亡更加接近了,也仿佛感受到了生命不可承受的重与轻,坚强与脆弱。

    3)从义工身上感悟到的

    如果说老人教会我们生命是什么?爱是什么?应该如何去爱,如何去生活的源头,那么我们亲爱的义工们,则和我们一起走在奔向爱的路上的、互相支持、互相感动、互相激励的家人、朋友、老师,在义工身上我也得到很多,学习到很多。

    如樊老师、钟老师、高老师、曹老师,他们她们虽然已过不惑之年,本可享受在家休息的快乐,但是她们却心系社会,心系老人,仍然发挥着自己的余热,用自己的陪伴经验教导着一批批新义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什么叫社会责任心,什么叫付出不分年龄大小,什么叫“不认老”。

    在二星义工培训上,飞机失事那一场是我永远难忘的,当被告知飞机失事,我们可能遭遇生命危险,在混乱之中,我们找到彼此,刘丹利老师紧紧的抱着我,我们四人(我、刘、蔡德东、汪捷)紧紧相拥在一起,没有想到其他,只是想着不要失去彼此,只是活在当下,紧紧抱紧彼此,以致于“死神”想把我们拆散也拆散不了,最后尽然宣传飞机恢复正常,我们得救了。在那一次让我深深感受到大爱与当下,深深的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贴近,我想我会带着这份爱与感动勇敢前行。

    刘老师、蔡老师、汪老师、佟老师等年长一点的义工们,他们总待我如妹妹,用他们的经验告诉我教育之道、婚姻之道。也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他们自身的自在(当然年轻时要好好奋斗,才能获得在这个年纪的自在)和对下一辈的关爱。

    斯涅、郑凌峰、彭玉是和我有着相近年纪的义工朋友,他们有着很高的学历,被称为学霸(偶尔会有羡慕嫉妒恨),从他们身上也让我感叹到一个人不仅仅是可以学习好,心灵也可以更美好,也让我感受到学霸(或者成功)并不是偶然 ,是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在通往蜕变的过程中,有的人被烈火烧死了,有的人却在里面获得了重生。

 在我还是十几岁的时候,我还是个懵懂的女孩,傻傻的埋头苦读书本里面的知识,但是张嘉缘、张嘉彧、尧瑶、郑虹(年轻一代的代表)她们却意识到要走出书本,走进社会,当我只懂得照顾自己时侯,她们却能懂得学习如何照顾别人,当我还害怕死亡时,她们已经在走进死亡,从她们身上,我看到了什么叫纯真,什么叫无畏,什么叫“青出于蓝胜于蓝”,也看到了临终关怀事业的希望,国家的希望。

 虽然每个年龄阶段的义工都有不同的特点,但是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善良,内心充满爱,有责任心,也愿意把爱传递出去。

    4) 从十方缘发心创始人、从员工身上感悟到的

    有曾经也想过创办公益组织,也有很多“所谓”公益人在做着公益,但是像十方缘做得这么规范、能这么快速发展还是很少的,我想除了十方缘符合天道,得到菩萨加持和十方缘分护佑外,发起人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的确,从方老师、桂帅、李赞等发起人身上感受到他们的大爱,坚定,包容、谦卑。

    另外,从北京可爱你的十方缘员工们身上也让我学习到很多,他们每一个都对这份事业很认同,既认真又快乐的工作着、把爱与陪伴带到工作中,家庭中,彼此呵护、彼此包容、共同成长,也让我感受到团队精神,让我感受到工作也是生活,工作也可以很快乐!

    这几个月,就在这样爱的氛围下,我一点点的吸收爱的养分,一点点被温暖、被感动、被融化、被唤醒,真觉得自己是幸福的,挺感恩的,在彼此的陪伴和唤醒中,我慢慢的找到了自己的力量、清晰了自己的方向,也对未来有了更多的坚定,也越来越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是本自具足的,每一个生命的底层都是充满爱,渴望爱,每一个生命都是需要被呵护的。

 

四、十大技术经典案例

1、 案例一

    陈奶奶是我探访遇见的最接近临终的老人。

    刚走进房间,奶奶躺在床上,整个人瘦骨如柴,脸朝向墙边,眼睛闭着,嘴巴张开着,困难的呼吸着,我和匡老师静静的在床边蹲下,我看着这瘦骨嶙峋的身躯,一时仿佛什么也做不了,只能一边感受着她的状态,一边在心里默念着零极限,为她祝福。过了十多分钟,可能喉咙里痰很多,她呼吸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大,感觉越来越难受,匡老师轻轻的起来,弯着腰,看着她,轻轻的抚摸着的肩膀和手臂,过了一会,匡老师很自然的拿出手机,选了一首柔和的轻音乐,放在她耳边,奶奶呼吸仿佛顺了一点,也仿佛听到了声音,她转过头,瞪大了眼睛看了我们一会,我们也微笑着,祥和的看着她,心里涌起一阵喜悦,她感受到了我们的临在……接着,匡老师坐在床上一手握着她的手,我突然很想去抚摸她的脸,于是我一手轻轻的摸着她的额头,一手轻轻的抚摸着她的下颚,感受着她的呼吸,轻轻的抚摸着她,看着她,祝福着她,我们俩也这样轮流着坐着,抚摸着她……突然她呼吸很难受,护工进来,看她难受,帮她吸痰,翻身,当看到吸管伸进她嘴里搅动,她嘴巴仅仅夹住吸管,好像不愿意,帮她翻身时,她难受挣扎的样子,我内心感受到生命的一丝无奈,匡老师上前祥和的注视着她,一手握着她的手,一首摸着她的脸,温柔的重复着,“嗯,很难受哦,不怕不怕,好坚强……”她睁大眼睛看了我们许久,安静了下来,仿佛是听懂了的样子,感受到被理解的样子……,我仿佛也感受了和她的连接……

    房间里一切都那么安静,我们就那样轻轻的抚摸着她,看着她,感受着她,祝福着她……

    内心里充满了宁静和感恩……

    【注】:在这个案例里主要使用了祥和注视、音乐沟通、抚触沟通、零极限。

 

2、   案例二

    这是在社区里陪伴的一个爷爷。我和刘老师陪伴。爷爷九十三岁了,琴姐(他女儿)说他很安静,不喜欢说话,可以一个人静静待一整天,刚到时,他躺着,突然自己很迅速的翻身侧卧(动作之敏捷我们都惊讶了),我于是直接坐到地上,一手握着爷爷的手,另一手随着他的呼吸轻轻的在他手上打着拍子,爷爷略带微笑,一副慈祥、宁静的样子,我静静地看着他,感受着他,心生欢喜,在心里默默的念着:“谢谢你,我爱你”,刘老师坐在床上,轻轻的抚摸着爷爷的手、小腿,爷爷非常安详,似睡非睡,偶尔睁开眼睛看看我,看看琴姐(他女儿)。而旁边琴姐和谭老师之间的交流并没有影响到我们,我们就这样静静的感受着,陪伴着,和爷爷在一起着,完全没有感觉到时间的流逝,以至于快离开时才发现时间之短暂。告别时,爷爷突然间用蹦出响亮的话语:“再见”,双手先合十感谢,再一个领导式的挥手,我们都惊讶了,我的手也贴在他的手上和他告别。老人虽然没有表达,但是我们的“在”,老人是能感受到的,也许,有时,陪伴不需要太多语言,只需要静静的“在”就可以了。

    【注】:在这个案例里主要使用了祥和注视、抚触沟通、零极限。

 

3、 案例三

    刚走进房间时,奶奶躺在床上,敞开着衣服,瘦得仿佛剩下一副骨头,很难让人与学识渊博,精神高尚联系在一起,她的东西很简单,但我留意到墙上挂了一本画册,最上面那页画满了蝴蝶……我凑到她耳边说告诉她我们是十方缘的义工,今天过来陪陪她。她听到了,嘴里立马叨叨着说“你们辛苦了,你们是好人,感谢你们”

    这时候,高老师进来(本来我们不是一组,后来调换了),她看到奶奶就热情的说这个奶奶,她陪过,画画很厉害,说着,就从旁边拿起另一本画册,翻着给我们看。

    我们的对话便从画开始了。

    奶奶的画都很简单,大部分是一些花、鸟、动物,但都很形象,有的为配上文字,涂上颜色,我们都夸她画得好,她却说“丑死了,我才上到五年级,我想象力好,这些都是我琢磨着,想象画出来的,例如小白兔拔萝卜没有见过,还有这幅喜鹊登梅。”当她说到这里,我惊讶了,因为有些图画文字配的还是诗歌对联,有些话的寓意我也没有听过。而当我们有夸她时,她总会害羞的说丑死了。

接着,高老师还拿出ipad,给她看一些水果图(有一些水果是南方的水果),她可能没有见过,让她猜,但是她就像一个小孩子那样,好奇的看着,听着,记着,笑着,还说,她的新画又有题材了......

    慢慢的,她乐了,话匣子仿佛打开了,告诉我们她的兴趣很广,我不但喜欢画画,还喜欢读古诗词,喜欢毛泽东的诗,听到这我们更惊讶了,高老师随即又说了几首诗,大部分她都能够背出来,她诗歌的阅读量和熟记程度连我这个大学生都惭愧不已,当我们夸她时,她总幽默的说:“丑死了,我都九十多了,快死了,记不住了”,然后又说着几句顺口溜(具体我没有记清楚,大概意思是说一个读书人,没有读多少书就去考试,考不上在哭,别人取笑他说,你肚子里都没有什么墨水,考不上是正常的,还哭什么)。

    过程中,奶奶还说她不像其他人那样喜欢琢磨吃穿,她就喜欢读书,喜欢读先进人物事迹、书籍(正能量的事情,能启发人积极向上的人物事迹),读书只是为了快乐,为了追求进步,为了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探访结束了,奶奶的话语一直在我耳边萦绕着,内心充满了感恩与激动,陪伴奶奶的过程,就是一个打开眼界的过程,一个不断被震撼,不断被唤醒的过程,仿佛一直困扰自己的关于读书的一些问题突然找到了答案。

    谢谢奶奶告诉我,学无止境;

    谢谢奶奶提醒我,读书可以很纯粹;

    读书可以不仅仅为了别人,为了证明自己;

    读书还可以为了自己,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一份快满足与快乐;

    读书可以为了追求精神的高尚,为了做一个更好的人。

    【注】:在这个案例里主要使用了祥和注视、用心倾听。